Skip to main content

台大化工系網站英文版

Bulletin

恭賀台大化工系童國倫、吳嘉文與陳誠亮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CO2整合系統成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的整合系統|一般公告|榮譽榜

(本文引用蘋果及時新聞報導:網頁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516/1354832/)

二氧化碳排放引發的溫室效應一直為全球關注焦點,本系童國倫、吳嘉文與陳誠亮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歷經逾10年摸索與醞釀,整合科技部兩項計畫,成功開發出領先全球的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的整合系統,這個創新技術可快速捕捉二氧化碳,解決傳統裝置熱效率差與壽命短等缺點,並可將二氧化碳再利用,為循環經濟及循環材料典範,可應用在石化及化學品公司製程,操作成本僅約傳統系統的3分1。

童國倫教授等人參與的團隊,配合科技部國家節能減碳戰略,推動能源國家型計畫與循環材料高價值專案計畫,歷經10年摸索、1年半醞釀,成功開發領先全球的創新技術,獲得美國匹茲堡發明競賽金牌獎與第十四屆國家新創獎。

童國倫教授指出,因應全球循環經濟概念加速落實,最佳因應策略為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台大團隊領先全球開發出中空金屬纖維吸附器,該纖維表面上含有大量均勻分散的二氧化矽多孔吸附粒子,且擁有非常龐大單位吸附面積,可快速捕捉二氧化碳,再將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脫附再利用。

此創新吸附器設計,成功解決傳統裝置熱效率差與壽命短等缺點,透過最佳化系統設計,整合廠區廢熱進行二氧化碳脫附可大幅降低碳捕捉成本,符合經濟效益,可應用在石化及化學品公司製程,操作成本僅約傳統系統的3分1。

另在二氧化碳再利用方面,研究團隊開發新穎奈米孔洞金屬有機骨架材料,除具有高催化效能外,多孔奈米結構可大幅提升反應面積,增加反應速率,利用該觸媒將前段所捕捉的高純度二氧化碳和環氧丙烷反應產生碳酸亞丙酯,目前在24小時內轉化率可高達百分之75,而碳酸亞丙酯(PC)是高值化工原料之一,可做為高分子聚碳酸亞丙脂(PPC)原料,而PPC可用來製作像是針筒等一次性醫用或透明食品包裝材料等,不僅降低二氧化碳捕捉所需要成本,更進一步滿足循環經濟及循環材料目標。










20180517-1

20180517-2